2020年是中國—東盟關系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中國與東盟各國在多個領域繼續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東盟報道》雜志攜手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點評2020年中國東盟十大年度新聞,共同回顧屬于這個獨特年份的集體記憶。
01
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
2020年1月17日,習近平在緬甸出席中緬建交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暨中緬文化旅游年啟動儀式。
1月17—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緬甸進行了國事訪問。作為習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訪,體現了中國對緬甸的高度重視。習主席訪緬期間參加了12場活動,見證了29項各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訪問結束前兩國發表了內容豐富且非常務實的聯合聲明。
專家點評:(李晨陽,云南大學副校長,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緬甸研究院研究員)
這是習主席時隔10年后再次訪緬以及中國國家主席近20年后再次訪緬,恰逢兩國又即將迎來建交70周年,因此習主席此訪對中緬關系的發展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這次訪問可以說將中緬關系在千年胞波情誼的基礎上推進到了新時代。尤其是中緬兩國同意共建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周邊落地生根的又一重要實踐,豐富了中緬關系的內涵。
02
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
2月20日,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的特別外長會在老撾萬象舉行。圖為會前外長們肩并肩手拉手為武漢加油!
2月20日,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在老撾萬象舉行。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東盟各國外長就中國和東盟攜手應對疫情達成了重要共識,提出聯防聯控、著眼長遠、理性應對、化危為機的四點倡議。外長會還發表了《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聯合聲明》。
專家點評:(劉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地區國家首次聚焦公共衛生安全的多邊外長會,對團結地區抗疫、穩定經濟發展以及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雙方一致認為要攜手抗疫、同舟共濟、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王毅國務委員介紹了中國為抗擊疫情采取的有力舉措及明顯成效,中方主張得到東盟各國外長的一致高度評價。
03
2020年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
2020年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開幕式。
6月12日,2020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開幕式通過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本次合作年以“集智聚力共戰疫 互利共贏同發展”為主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賀信中表示,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領域培育更多新的合作增長點,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更加強大的新動能,為本地區實現持久穩定與繁榮注入新活力。
專家點評:(竺彩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中國和東盟在2020年開啟數字經濟合作年,對全球、東亞和中國—東盟雙邊關系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為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發展注入正能量和新動力。二是提升東盟國家數字化發展的能力建設,使東盟能夠在未來東亞區域合作中進一步發揮中心地位。三是通過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領域的合作,培育更多新的合作增長點,推動中國東盟合作提質升級。
04
“我們的視界”首屆中國—東盟友好合作主題短視頻大賽
首屆中國—東盟友好合作主題短視頻大賽云啟動儀式。
7月3日,“我們的視界”首屆中國—東盟友好合作主題短視頻大賽啟動,這是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推進人文交流的成功嘗試。此次大賽共收到3.6萬余件參賽作品,作品內容包羅萬象,既有感人至深的抗疫合作故事,也有飽含溫情的各國風土人情展示,作品在微信、微博、快手、抖音、推特、臉書等新媒體平臺展播量超過2.7億次。
專家點評:(楊悅,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面對面的人際交流,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人文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阻礙和挑戰。然而2020年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合作勢頭不減,雙方在危機中共同探索解決之道,突破疫情阻隔,創新人文交流方式,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的交流方式,進一步夯實了雙邊關系發展的社會基礎。疫情仍在蔓延,云端溝通與交流將成為“新常態”。中國與東盟國家蓬勃發展的數字合作也將繼續助力雙方人文交流合作持續密切開展。
05
中國正式向湄公河五國及湄公河委員會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
11月1日起,中國正式向湄公河五國及湄公河委員會提供瀾滄江允景洪和曼安兩個國際水文站的全年水文信息。中方從促進全流域防洪抗旱合作出發,主動將瀾滄江水文信息共享范圍從汛期擴展至全年,服務下游水情預報和減災行動。
專家點評:(田富強,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
跨境水合作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平和穩定的前提,是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唯一明確提及跨境合作的目標。共建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既是良好跨境水合作的標志,也是進一步提升合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中國這一善意之舉,將有助于流域各國提升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能力和水平,加強區域協調與合作,增進理解與互信,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下的區域水資源挑戰,服務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06
柬埔寨太后莫尼列獲授 “友誼勛章”
1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頒授儀式。
11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頒授儀式。習近平表示,中方愿同柬方一道,傳承和發揚由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和西哈努克太皇、莫尼列太后共同締結的中柬傳統友好,讓中柬關系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
專家點評:(顧佳赟,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院長,柬埔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莫尼列太后是中柬友誼的見證者和親歷者。習主席頒授的這枚“友誼勛章”表達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兩國友好關系的歷史回望,也寄托著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兩國永葆親密友好感情的希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并未影響中柬合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兩國始終守望相助。兩國關系經歷了歷史的淬煉,也必將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歷久彌堅。
07
中國積極與東盟國家探討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發馬公司簽約,將向馬方提供1400萬劑新冠疫苗半成品,并與發馬公司合作在馬來西亞本土完成疫苗最終生產。
11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第23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方正積極同多個東盟國家探討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將在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積極考慮東盟國家的需求,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專家點評:(翟崑,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東盟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抗疫合作是過去一年中國與東盟關系一大亮點。疫情防控常態化后,中國承諾疫苗投入使用后優先考慮東盟國家的需求,探討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建立“中國—東盟疫苗之友”。中國與新加坡探討診斷、疫苗和治療方法的研發,在印尼開展疫苗三期臨床試驗,還支持東盟國家建設本土疫苗生產中心,加強醫護人員交流合作。中國與東盟在抗疫合作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詮釋了“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的深刻內涵。
08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
11月15日,越南河內,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儀式現場。
11月15日,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正式簽署了RCEP協定,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專家點評:(張建平,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RCEP將成為“一帶一路”框架下最大的機制化合作平臺,中國東盟將會成為其中兩大核心市場,雙方將在貿易、投資、產業、金融各個領域走向一體化的發展,在分享區域內全球價值鏈協作、貿易創造效應、投資增加效應和就業增長效應的過程中,在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競爭政策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關鍵領域也將走向基于規則的區域經濟治理模式。這不僅有利于中國和東盟共同走向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09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舉辦
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和東盟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肆虐背景下,會議仍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明雙方對持續深化合作的強烈愿望。
專家點評:(王玉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區域合作研究室主任、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研究院院長、教授)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東盟關系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這是對中國—東盟關系做出的最高評價,說明雙邊關系歷經風云變化而愈加成熟、穩固。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提升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蘇;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等一系列倡議的提出,也將為雙方合作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10
2020年中國與東盟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2020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逆勢快速增長,進出口額為4.74萬億元,同比增長7%,東盟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使得雙方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專家點評:(郭延軍,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在全球疫情肆虐、經濟衰退的困難時刻,中國與東盟共同應對疫情,努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經貿合作局面。2020年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也表明雙方經貿關系更為均衡和互利,更說明在危機面前,經貿關系已經成為中國—東盟關系的“壓艙石”。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30周年,是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RCEP的正式生效實施也已進入倒計時,都將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動力。未來,中國與東盟間的經貿合作更加值得期待。
圖文來源于《中國東盟報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